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专业 > 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 > 正文

采矿工程(081501)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6-10 11:33:11 点击:


一、专业发展历史

赣南科技学院的采矿工程专业历史悠久,办学经验丰富,文化底蕴深厚,作为学校的优势品牌专业,多年来为国家矿业领域输送了大量高级人才。在发展进程中,专业不断加强学科建设、课程体系完善和实践基地拓展。持续拓宽专业研究领域,丰富人才培养方向,形成了在矿业领域人才培养的显著优势,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有力推动了江西省乃至全国有色金属工业的进步与发展。近年来,随着行业技术的不断革新,专业积极适应发展趋势,在智慧矿山、绿色开采等新兴领域进行探索与实践,融入新的教学内容与研究方向,为学生提供更贴合行业前沿的学习体验。

二、培养目标及培养要求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着重培养基础理论知识扎实,具备固体矿床开采、岩土工程等现代科技知识的高素质人才。致力于让学生成长为能够在矿床开采、地下工程、基础工程、工程施工等领域,从事生产技术管理、矿井设计、科研及教学等工作的高级复合应用型技术人才。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其能够适应行业不断变化的需求,为矿业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二)培养要求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除了完成各类工科基础课程外,重点学习岩体工程力学、矿床开采理论与专业知识,以及岩土开挖的相关知识。通过学习,学生需具备采矿工程师的基本素养与能力,包括矿区规划、矿山开采设计、矿山通风、岩层控制技术、生产技术管理、矿山安全技术及工程设计等方面的实操能力与理论知识,为未来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三、培养特色

依托学校在工科领域的深厚积淀与综合优势,采矿工程专业秉持 “厚基础、强实践、高素质” 的教育理念,不断优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专业构建了特色鲜明的模块化教学体系,涵盖采矿工程、岩土工程、爆破工程、智慧矿山等多个领域。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积极引入实际工程项目案例,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专业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团队协作精神,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各类学科竞赛、科研项目等活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竞争力。

本专业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副教授以上职称教师占比 50% 以上,博士学历教师占比达 70%。教师们不仅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还拥有丰富的行业实践经验,能够将最新的行业动态与实践经验融入教学中,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学指导。

专业主要课程包括工程力学、岩石力学、爆破工程、矿床地下开采、矿床露天开采、矿井通风与安全、井巷工程、矿山机械、地质学、矿山测量等。这些课程紧密围绕专业培养目标,构建了完善的知识体系,为学生的专业学习与未来职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四、学科建设及教学建设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注重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提升实践能力。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构建了全面且系统的课程体系,涵盖建筑工程、安装工程、装饰工程、园林与市政工程等多领域专业课程。同时,顺应行业发展趋势,强化建筑信息技术及智能建造技术的教学与应用,提升学生在新兴技术领域的能力。通过实践教学环节,如实验课程、课程设计、实习实训等,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形成了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反馈到理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闭环。

目前,专业已在省内外建立了多个稳定且高质量的实习实训基地,与行业内众多知名企业达成深度合作,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通过校企合作,不仅让学生接触到实际工程项目,还能了解行业最新需求与发展趋势,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采矿工程专业是学校重点建设专业,在江西省第二轮本科专业综合评价中成绩优异,位居前列。这一成绩是对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高度认可。在教学方法上,采用项目式、案例式、实践式、线上线下混合式等多元化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同时,积极与企业协同共建教学资源,引入企业实际项目作为教学案例,聘请企业专家参与教学,形成了以应用型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学科竞赛方面,学生成绩斐然,在全国高校采矿工程专业学生实践作品大赛、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等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奖百余项,其中国家级一等奖三十余项。这些成绩充分展示了学生扎实的专业基础与创新实践能力,也反映了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显著成效。

五、培养条件

专业师资力量强劲,现有教师中副教授以上职称占比高,博士学历教师占比较大。教师队伍中不乏江西省 “金牌教师” 等优秀人才。近年来,教师们积极投身科研与教学改革,主持或参与多项省级科研项目,在推动学科发展的同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主持建设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及校级一流课程,为学生提供优质的线上线下学习资源。发表研究论文数十篇,授权发明专利多项,公开出版多部专业教材,在教学与科研方面均取得了丰硕成果。

目前,本专业已建成多个现代化实验室,如采矿综合智能实训室等。这些实验室配备了先进的软硬件设施,能够满足日常教学、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以及教师科研的需求。实验室采用规范化管理,实行全天候开放式使用模式,为师生创造了良好的教与学环境,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提供了有力保障。

六、专业应用领域及就业前景

本专业就业面广泛,毕业生主要就业领域涵盖煤炭、金属、非金属等矿业系统,以及建设部门、设计院、爆破公司、岩土工程领域、矿山科学研究院(所)、矿业系统管理部门及高校等。在这些单位中,毕业生可从事生产技术管理、矿井设计、科研及教学等工作。部分毕业生也可选择进入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管理和技术相关工作。

随着我国矿业行业的持续发展,以及对资源开发的规范化、高效化、智能化要求不断提高,采矿工程技术人才供不应求。本专业历届毕业生中,30% 以上选择考取研究生,进一步深造提升学历与专业能力,录取院校包括中国矿业大学、东北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江西理工大学等知名院校。其余毕业生则 100% 实现就业,且就业待遇优厚。

毕业生广泛分布于全国三十多个省市自治区,在建筑设计、施工、咨询以及行政管理等各类单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部分优秀毕业生还派驻到 “一带一路” 国家,参与国际项目建设,展现了扎实的专业素养与综合能力。赣南科技学院采矿工程专业培养的学生,以其爱岗敬业、知识丰富、技能突出等特点,获得了企业的高度认可与社会的广泛好评。

6.采矿专业活动及荣誉图片

 

 

 

 

联系我们

咨询电话:0797-8312603     8312688

通讯地址: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客家大道156号


赣南科技学院招生就业处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赣ICP备2021005890号-1    赣公安网备 36070202000430号

浏览量:今日 / 共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