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业基本情况
赣南科技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创办于2001年,2001年开始招生本科生。学制4年,授工学学士学位。是赣南科技学院重点建设学科,在2022年江西省本科专业评估中同等院校排名第二。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7人,其中博士2人,其余均为硕士学历,是一支师资队伍结构合理、专业技术过硬的教学团队。高级职称6人,高级职称人数占教师总数的35.29%,华为认证HCIP通过率占教师总数的87.5%。学科带头人胡健教授、康岚兰副教授均为硕士生导师,曾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授权发明专利多项,发表高质量论文30余篇。计算机专业教师近五年先后承担了国家、省部级纵向项目及横向项目多项,获各种奖项20多项,为学生参与科研实践提供了坚实的项目依托和经费保障。50%以上教师具有企业科技服务和工作、学习经历,工程实践经验丰富。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目前建有28个实验室、10余个实习基地;拥有2个赣州市重点实验室:云计算与大数据重点实验室和智能互联重点实验室。

图1 赣州市云计算与大数据重点实验室

图2 赣州市智能互联重点实验室
二、专业建设成果
(1)以科研促教学,形成科研与教学相促进的培养模式。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师积极开展科学研究,承担国家级和省级科研项目,以科研促教学,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逐步形成“大数据与云计算”、“智能计算及应用”等研究方向。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参与教师科研及参加专业竞赛培养科研能力。
(2)以竞赛促发展,推进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每年组织大量学生参加:ICPC/CCPC程序设计竞赛、蓝桥杯、中国计算机设计大赛、数据挑战赛、天梯赛、和人工智能挑战赛等各类专业竞赛。荣获多项国家级一等奖和二等奖,年均获奖数达到90余项。

图3学科竞赛部分获奖证书
图4 计算机专业学生参加蓝桥杯总决赛
图5 计算机专业学生参加蓝桥杯竞赛合影
(3)以实践促培养,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与十多家企业建有实习基地,学生在大四可以去企业实习。同时校企合作搭建创业孵化基地、科技创业实习基地、专业化创客空间等创新创业平台,营造创新创业教育氛围,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全方位贯穿、深层次融入专业教育,着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造能力。

图6 计算机专业重点实验室
三、毕业生未来发展方向
本专业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核心,以夯实基础教学、紧跟IT行业发展、拓宽知识点面、强化实践能力为办学指导思想。办学24年以来,本专业在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与平台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社会输送了大批专业技术人才。
毕业生未来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可从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科研、应用技术开发、技术支持、经营管理等工作,亦可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管理和技术工作。
就业典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自创办24年以来,毕业生遍布全国,分布在各行各业,其中不少都成长为各个行业内的佼佼者,例如2009届计算机专业校友张东波,从我校毕业后,先后在江西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2018年入职广东省科学院智能制造研究所从事专职科学研究工作,后于2022年入职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担任人工智能应用技术专业学科带头人。近年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85%左右。
四、培养方案简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80901)
(1)专业培养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江西、面向全国,引入OBE教育理念,即“成果导向教育”,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信息技术和区域3经济发展需要,具有良好的道德与修养,遵守法律法规,具有社会和环境意识,掌握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以及与计算机系统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编程能力,具备开发应用软件能力;掌握数据库系统的管理和开发技术,能完成应用系统的需求分析、架构设计、软件编码与测试工作;掌握“互联网+”的基础知识,了解信息安全、大数据、机器学习等相关知识,具有良好的软件开发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项目开发经验的高素质的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能在IT企业和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信息系统开发、软件技术服务等工作的现代工程师人才。
毕业生经过5年左右的工作实践,具体达到的预期目标:
目标1:具有健全的人格心智、良好的道德情操、能坚守职业道德规范,具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职业素养和宽阔的国际视野;拥有健康的体魄并具有正确、进步、高尚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目标2:具有扎实的数理科学基础知识,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知识体系与专业技能,具备在计算机及相关领域从事信息服务、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目标3:具有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方法的能力;具备适应信息技术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终身学习的能力;
目标4:具有跟踪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拥有创新意识,能适应未来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要求;
目标5: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与组织管理能力,较好的领导能力和工程项目管理能力,能综合计算机技术和资源、组织协调,正确做出计划和决策。
(2)学制与学位
学制:本科四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五、毕业学分要求
毕业总学分要求:172 分。
课程模块类别 | 毕业 学分要求 | 总学时 | 其中 实验学时 | 占总学分比例 |
公共基础课程 | 58.5 | 936 | 136 | 34% |
专业教育课程 | 66.5 | 1064 | 256 | 38.7% |
集中性实践教学 | 32 | - | - | 18.6% |
综合素质与双创教育 | 15 | 240 | - | 8.7% |
合 计 | 172 | 2240 | 392 | 100% |
六、主要专业课程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离散数学、数据结构与算法设计、数据库原理与技术、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组成原理、编译原理、软件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