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业基本情况
网络空间安全专业创办于2023年,2024年开始招生本科生。学制4年,授工学学士学位。2024年首批招收本科生52人。
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10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占比80%,博士占比30%,全部具有硕士以上学历。近五年承担国家级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10余项,省级奖励1项。大部分教师具有企业科技服务和工作、学习经历,工程实践经验丰富。
本专业主要学习网络空间的安全防护原理、技术与工程方法,培养具备发现、分析、防御和处置网络空间安全威胁的基本能力。学生毕业后可从事网络与信息系统的安全架构设计、安全运维、漏洞分析、安全测评、攻防对抗与技术管理等工作,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等领域从事网络安全相关技术与管理岗位。
突出综合素质及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学校被评为赣州市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基地,学院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类实践和学科竞赛活动,如网络攻防演习、护网行动、网络安全检查、网络信息安全竞赛等。通过实践和竞赛锻炼学生的网络安全攻防能力、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图1 江西省高校网络安全攻防演习攻击队二等奖指导老师
二、专业学科特色及办学成果
网络空间安全专业人才培养坚持科教协同、产教融合的办学理念,紧密围绕国家战略需求,依托华为产业学院、国投智能等头部企业产教融合优势,推进新工科建设、实现产教深度融合、培养“两层半”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思路。
(一)教学资源与实验室
学校投资180万建成网络空间安全实验室和网络攻防渗透测试实验室,建成网络教学实训与攻防靶场平台(数字孪生靶场),通过数字孪生靶场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网络空间安全教学资源包。另外,学生还可利用江西省重点现代产业学院——电子信息现代产业学院和数字经济产教融合公共实训基地平台,并与华为、美亚柏科、奇安信、赛宁网安等知名企业合作,建设10余个校外实践基地。

图2 网络空间安全实验室 图3 网络攻防渗透测试实验室
图4 网络教学实训与攻防靶场平台(数字孪生靶场)
(二)专业荣誉和成果
充分利用电子信息现代产业学院和数字经济产教融合公共实训川基地平台,与华为、奇安信、绿盟等知名企业合作,搭建了校内网络攻防渗透平台。平台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实践锻炼的机会,还将科研和产业的最新技术引入到课程体系中,实现了科教协同引领人才培养。同时,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类实践和学科竞赛活动,如网络安全演习、网络攻防演习、护网行动、网络安全检查、网络安全竞赛等。通过实践和竞赛锻炼学生的网络安全攻防能力、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图5 赣州市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基地 图6 学生漏洞挖掘证书
(三)学生实践与竞赛
近年来网安学科竞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学生参加网安学科竞赛获得全国银奖2项,全国二等奖1项,全国三等奖4项,赛区一等奖1项,赛区二等奖2项,省级一等奖4项,省级二等奖2项,市级一等奖1项。

图7 “长城杯”信息安全一等奖 图8 信息安全技术大赛团体总分第一名

图9 移动互联网安全积分争夺赛银奖 图10 数据安全产业赛事解说员选拔赛
(四)服务地方产业
2024年11月5日,赣州经开区与赣南科技学院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双方秉承“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赢,协同发展”的原则,将通过赣州经开区的区位、产业、资源优势和赣南科技学院的学科、科研、人才优势,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和创新链深度融合,探索多元化合作形式,共同建立长期、紧密合作机制,实现深层次共赢发展,学校将在网络空间安全技术服务领域为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服务和支撑。

图10 学校与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网络安全渗透测试服务)
三、毕业生未来发展方向
网络空间安全专业的就业前景广阔,涵盖了多个领域。教育部最新数据显示,到2027年,我国网络安全人才缺口将达327万。在企事业、政府、金融、医疗等部门,毕业生可专注于网络空间安全平台的构建(系统设计、分析、开发、测评、维护和管理),满足国家和企事业单位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的迫切需求。同时,在IT行业中也能发挥关键作用,参与安全监控、响应处理、网络攻防、渗透测试以及防御检测等核心工作。
四、培养方案简介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爱国、诚信、友善、守法,培养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具备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人格健全完善、崇尚科学精神,成为德才兼备、知行合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具有良好工程思维和良好网络安全意识、扎实网络安全专业知识和过硬网络安全专业技能,能够综合运用自然科学、工程基础、法律和网络空间安全专业知识,解决网络空间安全领域中的系统设计与开发、安全防护、安全运维、安全治理等复杂工程问题,能承担渗透测试、密码测评、网络安全运维以及Web安全开发等任务,能够承担政府、教育、金融、信息产业以及其他国民经济部门从事各类网络空间安全系统的设计、研发、维护和管理工作,能从事为江西省及赣州市网络空间安全等前沿信息产业高速发展的“两层半”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毕业生经过5年左右的工作实践,应达到的预期目标:
培养目标1:具有健康的身心、良好的科学人文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坚守职业道德规范,正确的工程伦理观,在网络空间安全实践中能综合考虑环境、法律与可持续发展等问题;
培养目标2:具有宽广的自然科学基础,扎实掌握网络空间安全基本理论与专业技能,能够对网络空间安全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提出系统性的解决方案;
培养目标3:具有跟踪网络空间安全领域的发展前沿,具备良好的创新精神和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能适应未来网络空间安全技术的发展要求;
培养目标4:具有良好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并有一定的全球化意识和国际视野,能结合网络空间安全程技术发展现状,参与本领域的国际合作与竞争;
培养目标5: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与组织管理能力,较好的领导能力和工程项目管理能力,能综合网络空间安全技术和资源、组织协调,正确做出计划和决策。
五、专业毕业要求
(1)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1 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网络空间安全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毕业要求2 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工程科学以及网络空间安全专业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操作系统安全、应用服务安全、网络安全、安全攻防、系统运维、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等具体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以获得有效结论。
毕业要求3 设计/开发解决方案:掌握网络空间安全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网络空间安全领域系统设计、集成、开发、管理及应用的基本方法,能够综合运用理论和技术手段设计解决复杂网络空间安全系统工程问题的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网络空间安全系统,能够将创新意识体现到设计环节中;具备在设计/开发中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及环境等因素的基本素养。
毕业要求4 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和方法对网络空间安全领域漏洞问题处理、应急响应处理、入侵防御、靶机渗透等问题进行研究,包括抽象问题、设计模型与算法、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毕业要求5 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选择并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网络空间安全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预防与解决,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毕业要求6 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网络架构的规划能力、项目实施能力、安全防护能力等相关行业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网络空间安全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毕业要求7 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操作系统安全、应用安全、Web 安全、数据库安全及其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等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毕业要求8 职业规范: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职业道德、心理素质和社会责任感,并在网络攻防、渗透对抗、漏洞处理等设计及应用实践中遵守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相应责任。
毕业要求9 个人与团队:具有一定的独立工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网络空间安全中涉及专业众多,如软件开发、密码算法、网络协议,特别需要注重分享、共享与协作能力,能够在新工科、多学科背景下的网络空间安全系统的设计、开发、管理团队中承担各种角色。
毕业要求10 沟通:能够就网络空间安全领域复杂操作系统安全、代码安全、Web 安全、数据库安全及其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等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毕业要求11 项目管理:掌握一定的经济学和管理学知识与方法,并能在新工科、多学科环境中应用,具备基本的操作系统安全、代码安全、Web 安全、数据库安全及其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的管理能力。
毕业要求12 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能够通过各种途径拓展自己的知识和能力,适应技术的发展和更新。
(2)学制与学位
学制:本科四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3)毕业学分要求
课程模块类别 | 毕业学分要求 | 占总学分比例 |
公共基础课程 | 58.5 | 34% |
专业教育课程 | 65.5 | 38.1% |
集中性实践教学 | 33 | 19.2% |
综合素质与双创教育 | 15 | 8.7% |
合 计 | 172 | 100% |
六、主要专业课程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设计、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原理与技术、应用密码学、网络攻防技术、操作系统安全、Web安全原理分析与实践、渗透测试与安全。